“降价都没顾客,哪敢涨?海底捞涨价,我可不敢跟!”
来源: | 作者:猴小尊 | 发布时间: 1848天前 | 613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近日,海底捞涨价引发网友热议!

北京网友爆料:血旺从16元涨到23元小8片,半份土豆13元、1.5元一片,小酥肉50元一盘,米饭7元一份,自助小料10元一位……人均220+!

不少人说:餐饮的“报复性消费”没有了,“报复性涨价”却来了!

但有的餐饮人也纷纷叫苦:涨价没顾客,不涨价没利润!

据新京报报道,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回应,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,人力、采购及消毒等成本均有增加。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%,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。

除了海底捞这样金字塔**的餐饮品牌,其他餐企是什么样的现状呢?我们采访了20多位餐饮老板,他们对于涨价问题给出了看法和做法!

“疫情+成本上涨让我们喘不上气,涨价也是无奈之举!”

海底捞、西贝通过涨价缓解经营压力,虽然从感情上很多人接受不了,但这是市场使然。

疫情期间物流不畅,原材料上涨本就压力重重,再加上疫情让他们大伤元气,很多企业都被压得“喘不上来气”,无奈涨价,有的餐饮老板觉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!

1、“原材料太贵了,我们没资本‘赔本赚吆喝’!”

面对原材料上涨问题,很多的大型餐企帐上有钱能扛过特殊时期,不涨价自己扛下所有损失,但是这样的企业毕竟是凤毛麟角,更多的是被现实“磨平棱角”!

长沙知名品牌炊烟时代小炒黄牛肉以及坛宗剁椒鱼头创始人戴宗,选择了适当涨一些:“哎,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咧,一点都不想涨价,但是我们是商场和街边都有旺铺,成本不低!而且不管是黄牛肉还是鱼头,都是主打品质,用比较贵的原材料,那么上涨比较多,我们也没啥资本继续赔钱,只能稍微涨一点点了,具体涨多少,我们还要在研究。”

2、“上座率太低扛不住啊,只能硬着头皮涨价”

主攻高端宴会方向的长沙“小故宫”西湖楼:“我们部分菜品肯定会有一些调整,整体不会太大变动,因为我们4月1日开始营业,家庭聚餐倒是还行,但是商务还是没太恢复,对我们影响比较大,我们占地5.8万平,昨天一共只来了15桌客人,涨价也真的是扛不住啊!”

对于像西湖楼这样的聚会型餐企,年夜饭清零加上目前高端餐饮上座率比较低,稍微涨价**血也是情理之中了。

有些餐企敢涨价,是因为平时他们就是排队就餐,供不应求就是他们敢于涨价的本钱,也是他们的护城河。涨价虽然会流失一些对价格敏感的客户,但留下来的客户仍然足够饱和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