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仔皇煲创始人薛国巍
是个人都会做的,就不叫招式,越降价死得越快,因为大家的成本都是一样的,你降价就没有利润,没有利润*后就是死,想搞死别人也搞不死,没有任何意义。
目前餐饮市场正处于洗牌期,有经验会做的人,还会做得很好,不会做的就很难生存了。
现在可能是一个分水岭,餐饮业的门槛儿被提高,未来真正有实力的餐企会慢慢壮大,形成所谓的餐饮集团,散兵游勇做赔了以后,可能会去加盟成熟的项目。
散户会越来越少,真正有技术有产品的人能活下来,市场慢慢沉淀下来的,都是一些有规模、成熟的品牌。
支持降价
| 主动降低毛利,让自己活下去*重要
——玛格利塔创始人赵青云
我是赞成降价的。为什么呢?连麦当劳都推出了22元的超值三件套(一个汉堡+可乐+薯条),这是今年以来在中国市场**次降这么低的价格。
现在市场这么疲软,线上平台也赚不到利润,只有线下降价来引流,才能保证自己在这个寒冬能安全着陆。
但降价并不意味着要降低品质,品质要坚持,只是说原来的毛利有五十,现在有三十几就不错了,原来一个店一个月有三五万的利润,可能一两万你也得做啊。
| **性价比有碾压式优势,高客流可弥补毛利损失
——豪虾传创始人蒋毅
降价一直是餐饮竞争的常规手段,价格竞争会成为必然。只是看短期行为还是长期行为。
短期行为就是开业活动搞一波低价,长期行为就是“**性价比”,越来越多餐饮人会在后者上发力。
餐厅经营方针的两种原则——追求高毛利和追求高客流。虽然两者都追求让餐厅赚钱,但路径完全不一样了,背后代表的是老板的思维原点和行为路径差异。
当然,两者也没有对错之分。听起来性价比优势更明显,只要不是以牺牲产品品质,牺牲就餐环境,牺牲服务标准为代价的低价,各方面都差不多的情况下,**性价比的餐厅将拥有碾压式优势。
就是说,**性价比并不是单纯追求低价,而是追求低毛利率,然后通过高客流来弥补毛利上的损失,这是它的思维原点。
也有餐饮老板认为降价无对错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。